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意义和目的.doc
《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意义和目的.doc》由会员分享,可在线阅读,更多相关《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意义和目的.doc(5页珍藏版)》请在迅下文库上搜索。
1、一、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意义和目的 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,通常是指在项目成本的形成过程中,对生产经营所消耗的人力 资源、物质资源和费用开支,进行指导、监督、调节和限制,及时纠正将要发生和已经发生 的偏差,把各项生产费用,控制在计划成本的范围之内,以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。 施工项目的成本目标;有企业下达或内部承包合同规定的,也有项目自行制定的。但这 些成本目标,一般只有一个成本降低率或降低额,即使加以分解,也不过是相对明细的降本 指标而已,难以具体落实,以致目标管理往往流于形式,无法发挥控制成本的作用。因此, 项目经理部必须以成本目标为依据, 联系施工项目的具体情况, 制订明细而又具体的成本计 划,使
2、之成为看得见、摸得着、能操作的实施性文件。这种成本计划,应该包括每一个分 部分项工程的资源消耗水平, 以及每一项技术组织措施的具体内容和节约数量金额, 既可指 导项目管理人员有效地进行成本控制,又可作为企业对项目成本检查考核的依据。 由于项目管理是一次性行为,它的管理对象只有一个工程项目,且将随着项目建设的 完成而结束其历史使命。在施工期间,项目成本能否降低,有无经济效益,得失在此一举, 别无回旋余地,有很大的风险性。为了确保项目成本必盈不亏,成本控制不仅必要,而且必 须做好。 从上述观点来看,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目的,在于降低项目成本,提高经济效益。然 而项目成本的降低,除了控制成本支出以外,
3、还必须增加工程预算收入。因为,只有在增加 收入的同时节约支出,才能提高施工项目成本的降低水平。 由此可见, 增加工程预算收入也是施工项目降低成本的主要来源。 为了便于说明问题, 将在本章第二节中分别从节支、增收的角度论述施工项目成本的控制和降低成本的途径。 二、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原则 (-)开源与节流相结合的原则 前面已经说过,降低项目成本,需要一面增加收入,一面节约支出。因此,在成本控 制中,也应该坚持开源与节流相结合的原则。要求做到:每发生一笔金额较大的成本费用, 都要查一查有无与其相对应的预算收入, 是否支大于收, 在经常性的分部分项工程成本核算 和月度成本核算中, 也要进行实际成本与预
4、算收入的对比分析, 以便从中探索成本节超的原 因,纠正项目成本的不利偏差,提高项目成本的降低水平。 (二)全面控制原则 1.项目成本的全员控制 项目成本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指标,它涉及到项目组织中各个部门、单位和班组的工 作业绩。也与每个职工的切身利益有关。因此,项目成本的高低需要大家关心,施工项目成 本管理 (控制)也需要项目建设者群策群力,仅靠项目经理和专业成本管理人员及少数人的 努力是无法收到预期效果的。项目成本的全员控制,并不是抽象的概念,而应该有一个系统 的实质性内容,其中包括各部门、各单位的责任网络和班组经济核算等等,防止成本控制人 人有责又都人人不管。 2.项目成本的全过程控制 施
5、工项目成本的全过程控制,是指在工程项目确定以后,自施工准备开始,经过工程 施工,到竣工交付使用后的保修期结束,其中每一项经济业务,都要纳入成本控制的轨道。 也就是:成本控制工作要随着项月施工进展的各个阶段连续进行,既不能疏漏,又不能时紧 时松,使施工项目成本自始至终置于有效的控制之下。 (三)中间控制原则 又称动态控制原则,对于具有一次性特点的施工项目成本来说,应该特别强调项目成 本的申间控制。 因为施工准备阶段的成本控制, 只是根据上级要求和施工组织设计的具体内 容确定成本目标、编制成本计划、制订成木控制的方案,为今后的成本控制作好准备。而竣 工阶段的成本控制, 由于成本盈亏已经基本定局,
6、即使发生了偏差, 也已来不及纠正。 因此, 把成本控制的重心放在基础、结构、装饰等主要施工阶段上,则是十分必要的。 (四)目标管理原则 目标管理是贯彻执行计划的一种方法,它把计划的方针、任务、目的和措施等逐一加 以分解,提出进一步的具体要求,并分别落实到执行计划的部门、单位甚至个人。目标管理 的内容包括:目标的设定和分解,目标的责任到位和执行,检查目标的执行结果,评价目标 和修正目标,形成目标管理的 P(计划)D(实施)C(检查)A(处理)循环。 (五)节约原则 节约人力、物力、财力的消耗,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核心,也是成本控制的一项最主要 的基本原则。节约要从三方面入手:一是严格执行成本开支范围
7、、费用开支标准和有关财务 制度,对各项成本费用的支出进行限制和监督;二是提高施工项目的科学管理水平,优化施 工方案,提高生产效率,节约人、财、物的消耗;三是采取预防成本失控的技术组织措施, 制止可能发生的浪费。做到了以上三点,成本目标就能实现。 (六)例外管理原则 例外管理是西方国家现代管理常用的方法,它起源于决策科学中的例外原则,目 前则被更多地用于成本指标的日常控制。 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的诸多活动中, 有许多活动是 例外的,如施工任务单和限额领料单的流转程序等,通常是通过制度来保证其顺利进行的。 但也有一些不经常出现的问题,我们称之为例外一问题。这些例外问题,往往是关键性 问题。对成本目标
8、的顺利完成影响很大,必须予以高度重视。例如,在成本管理中常见的成 本盈亏异常现象,即盈余或亏损超过了正常的比例;本来是可以控制的成本,突然发生了失 控现象;某些暂时的节约,但有可能对今后的成本带来隐患 (如由于平时机械维修费的节约, 可能会造成未来的停工修理和更大的经济损失)等等,都应该视为例外问题,进行重点检 查,深入分析,并采取相应的积极的措施加以纠正。 (七)责、杈、利相结合的原则 要使成本控制真正发挥及时有效的作用,必须严格按照经济责任制的要求,贯彻责、 权、利相结合的原则。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,项目经理、工程技术人员、业务管理人员以及各单位和生产班组 都负有一定的成本控制责任,从而形成
- 配套讲稿:
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,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。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。
- 特殊限制:
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、国徽等图片,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,禁止商用。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。
- 关 键 词:
- 施工 项目 成本 控制 意义 目的
